当前位置:墨雨书阁>未来科幻>曹营第一谋士,手拿论语吊打吕布> 第1034章 张鲁改道,正一出!
阅读设置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X

第1034章 张鲁改道,正一出!(1 / 1)

夜幕降临,因为要为曹操祈福的原因,所以夜晚显得格外安静。除了张鲁所在的地方,其他的地方全都一片黑暗与安静,来来往往的禁军,也都只是举着简单的火把,三十人一队,火光的能见度并不算远。在这种黑暗之中,几个刺客悄无声息的靠近了之前他们见到的那些木料附近。“都是上好的楠木,天气也干爽,只怕是这火一燃起来,没有几个时辰,根本就灭不了。”几个人看着眼前的这些木料,也是一阵感慨,这些木料可是不便宜,随便一根都够他们那里一户百姓好几年,乃至十多年的收入了。光是看着这些东西,众人都是一阵羡慕嫉妒恨啊!只觉得曹操更加的该死了,这得搜刮了多少的民脂民膏啊?“赶紧点火吧,将这些木料都给他点了,我看他曹孟德还怎么建他的五凤楼?!”几个人带着怨气的说着,然后拿出火折子便往木料堆上一扔。火折子的火光在夜空中划出一道红色的痕迹,而后落在了木料堆上。照理说就算是明火,加上天气干爽,可是想要将木头给点燃也是需要一点本事的。但这次就仿佛是老天保佑一般,火折子落在木料上,居然晃晃悠悠得就滚到了几根木料的。“事情成了,快去曹操的阁楼附近埋伏!”几名刺客眼见火势起来了,顿时便激动了起来,随后一干人等全都隐藏在了阴影之中,不见了踪影。……因为木料都是放在室外,又是在边缘位置,这里没有什么重要的东西,来往巡逻的士兵不多,等到有人注意到起火的时候,火势已经很大了。“走水了!快救火啊!!”“走水了!走水了!!”随着越来越多人的人发现火起,顿时整个五凤楼都乱做一团了。但凡是听到了动静的人们,都起身想要出去看看出了什么事?顺便还能去帮忙救火。其中就包括还在给曹操祈福的道士们。这些道士,原本还在盘膝打坐,闭目静神,忽然就听到外面大喊走水救火。这些道士本来是想要去看看的,但是他们这才刚一动就听到端坐首位的张鲁慢慢悠悠的来了一句。“冷静,不可妄动。”“可是……师君,我们要是继续这样不闻不问,难保不会被当做纵火之人啊!”毕竟听到走水了,正常人都是会立刻去救火的,不可能当做什么事都没发生过才对的。但是眼下,张鲁却依旧是稳坐首位,听到他们的话,也仅仅是稍稍抬眸,饶有兴致的看着他们,随即说道:“静。”“想活命就不要轻举妄动,本师君保你们没事,若是现在出去了,你们必死无疑!”张鲁的话令他们都不由得皱起了眉头,总觉得这里面有问题,却又不知道这个问题是什么?只能选择听从张鲁的话。
“这就对了,你们都是许昌,乃至整个兖州最德高望重的道长们,道家在兖州最重要的财富,所以更加应该爱惜和保护自己,千万不要因为一时冲动,而导致自己陷入危险当中了。”张鲁看着他们,语气悠长的说着,话里话外都明显透着一种别有用意的感觉在。这些道士虽然不是什么官场中人,但比起其他人来说,却也是货真价实的聪明人了。因此他们很快就明白了张鲁的言下之意是什么,当即便抬头,一脸意外但又恍然大悟的神情看着张鲁:“师君,您此是何意啊?”“嗯?”张鲁抬头看向对方,然后又将目光落在其他人的身上。眼前这些都是兖州一带有名的道家人物,他们每一个人的背后都代表着当地成千上万的信徒。如果自己能够将这些人都收为己用,那自己也就算是在兖州有了立足之地。如此一来,自己能够做的事情,自己对于曹操和王骁的作用,这所有的一切都能够进一步的提升了。想要在兖州,在曹操和王骁的麾下立足,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得证明自己的价值,绝对不能放一个废物,要不然曹操和王骁都是不会放过自己的。现在自己没了汉中,所以必须要找到第二个能让自己有价值的地方,而五斗米道便是最好的选择。王骁显然也是这样认为的,所以才会对自己的五斗米道采取种种限制的。张鲁如今想要通过这些道士,进而让自己成为兖州的道门魁首,最好是能够将这些道士,他们背后所潜在的力量都吸纳,变成自己的东西。这并不是王骁此前说的计划,这都只是张鲁自己的想法。但现在这个情况,就是应该这样才对,自己应该要抓住一切机会为自己做好准备,强大自己,增加自己的可利用性。人最可怕不是被人利用,而是连被人利用的价值都没有。张鲁就是这样认为的,也是这样做的。现在这些道士,便是他的利用目标之一,用来让自己可以成为王骁利用目标的道具。“师君,你这话的意思就是说,我们现在出去必死无疑了?”“听话,按照我说的去做,就不会有事的,要不然你们必死无疑!”威胁,而且还是用王骁和曹操来威胁他们。这对于这些道士而言,简直就是降维打击,因此他们就算是知道张鲁的想法,但是却也没有勇气反抗,只能选择沉默。沉默,便是默认了。张鲁很满意的点了点头,接下来这些人应该都会潜移默化的成为自己的人,为自己的五斗米道添砖加瓦。只不过,五斗米道毕竟只是汉中附近的一个教派而已,如果想要更进一步,并且成为一个庞大的,如同张角的太平道一般的存在,就必须要换一个名字才行。但是……用什么名字好呢?张鲁在心中思索了一会儿,忽然便有了主意。“昔年,祖上曾有正以治邪,一以统万的说法,不如就改名为正一道吧。”

上一章 目录 +书签 下一章

上一章 目录 +书签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