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设置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X

第67节(2 / 2)

其实夏集村距离龙溪镇不远,也就十多公里的路,但是对当年还是孩子的夏家宝来说,这是遥不可及的距离。

等出了镇,夏家宝再也没有说话,只是怔怔地看着车窗外,看着车辆路过一个个村庄。

“前面应该就是了吧?你家具体在什么位置?”宋词向夏家宝问道。

“村尾第四家,顺着这条路往前走,在路口处往右拐。”夏家宝神色颇为复杂地道。

于是宋词把车子往他所指的方向行驶过去。

……

“老夏,下午你去地里给棉花打农药吗?”

孙桂香从屋内走到门口,夏报国此时正蹲在屋檐下抽烟,目光看着门前的路上,一根接着一根,也不知道在想些什么。

夏报国今年六十四,但却显得格外地苍老,头发稀疏,因此常年戴着一个蓝色鸭舌帽,帽子已经洗得有些发白,帽檐因为磨损,线头有些外翻。

而孙桂香比夏报国小两岁,但是看起来比他还要苍老一些,因为眼睛不好,所以总是喜欢眯着眼睛看人,耳朵也不好,所以说话一直很大声,自己却毫无所觉。

“嗯,下午去地里。”

见她出来,夏报国大声道,因为不大声,孙桂香听不到。

“嗯,那正好顺便挖些土豆回来,地里的那些土豆再不收上来,都要烂在地里了。”

“知道了。”

农村就是这样,种的东西吃不掉的,基本上就直接烂在地里。

孙桂香没听到夏报国后面的回答,但是大概也能猜到他怎么说,转身回屋,很快拿着两个小木凳走了出来,一个递给夏报国,一个自己坐了下来。

夏报国把小木凳塞到屁股下面,继续抽着烟。

孙桂香同样没说话,只是在旁边默默坐着,农村人,又没什么文化,所以也不会说什么好听的话,安慰人的话。

但是多年夫妻,她只要坐在那里,夏报国就明白她是什么意思。

夫妻俩没多大本事,一辈子都在地里刨食的普通农民。

要钱肯定没有,只能说不愁吃,饿不死,不过夫妻俩有两个儿子,大儿子孝顺,小儿子聪明。

大儿子从小学习不好,早早出去打工,经常寄钱回来补贴他们,到现在三十多岁都还没结婚。

而小儿子聪明,从小读书就好,小学、中学、高中,一直到大学,都没让他们操什么心,也一直都是他们的骄傲。

所以他们对小儿子也格外地喜欢,格外地宠溺。

夏家宝也是老夏这一生中最值得骄傲一件事,和人聊天,张口闭口,必定是我们家家宝如何如何……

可是直到发生那件事,就是到现在,他们都没搞明白,儿子为什么会借那么多钱,怎么借的,又花哪里去了……

夫妻俩感觉跟天塌下来了一般。

孙桂香成夜成夜地哭,除了埋怨自己命苦外,连埋怨的对象都找不出来。

而老夏夏报国却像没人事一样,每天忙前忙后,屋内屋外,除了抽烟,就是干自己的活。

上一页 目录 +书签 下一章

翻一页 目录 +书签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