刘璟拿着一份请帖,至书房交给刘基:“泉州县男明日大婚,邀父亲赴宴。”
刘基接过请帖看了看,笑了起来:“这顾正臣果是有气运在身,平步青云,一步封爵,不能小看了他啊。”
刘璟皱着眉头:“父亲,朝廷到底是怎么想的,县男可是追封用的,哪里有用在活人身上的道理。”
刘基呵呵摇了摇头:“璟儿,你要知道,这大明江山虽然姓朱,可不全是朱家人说了算。皇帝再勤勉政务,耳目再多,终是无法掌控所有人、所有事。当年为父与韩国公交手时,皇帝尚可以居中调和,左右周旋,借力打力,把控朝局。可眼下呢?呵呵,淮西一家独大,皇帝做事难免有所掣肘。”
刘璟不解地问:“陛下不会不知胡相独控中书的弊端,为何还要如此……”
刘基摊开手,平和地说:“知道又如何?开国勋贵之中,多是武将,鲜有韩国公之流。眼下韩国公居凤阳养病,谁能取胡惟庸而代之?没有一人!遍观金陵内外,官员要么缺乏能力,难以调和诸臣诸将,要么身后无人,说话没有分量。”
刘璟承认。
胡惟庸是有能力的,而其他文臣要么有能力没背景,要么有背景没能力,要么既无背景也无能力,想要驾驭满朝开国权贵,呵呵,难。
若不是胡惟庸出自淮西,有李善长带头支持,他也无法坐稳中书。
刘基起身:“这件事可不是封赏顾正臣那么简单,而是胡惟庸在试探,在试图抗衡陛下,他在用这种手段告诉身后的人,他有能力左右陛下的决断(本章未完,请翻页)
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wxzhimen.cc。手机版:https://m.wxzhimen.cc