对于潘小安的话,这几个女人显然不信。潘小安没有办法,只能大口的干饭。龙柔在饭桌上说错了话,她跑到东厢房。这房间里已经生起火炉,温暖如春。床上也铺上了新的被褥。“真是个细心温暖的女人!”这是龙柔对张月如的评价。同时,她又为自己刚刚的话,感到羞臊。“等明日一定要给张月如解释清楚。”吃过晚饭,张月如带着二嫚来找龙柔,她要给潘小安腾出时间与贾氏聊天。“小安大人”贾氏看着潘小安红了眼眶。“千里救夫,你辛苦了。卢员外的事情我已经帮你办妥。想来用不了多久,就会有好消息传来。你我也是旧相识。这段时间,你就把这里当成自己的家。起居行走不用小心翼翼。见了我也不必称呼大人,叫我小安就可以。”贾氏听见潘小安话说的温柔,还是以往的那个少年。“他并没有因为我的落难,而瞧我不起。”贾氏看着潘小安,“小安大人的大恩大德,小妇人不知该如何才能回报?”“那你就记着这份恩情,等你东山再起后,在回报给我吧!”“大人,我还能像以往那么风光吗?”“会的,也许比以往更风光。”龙柔见张月如过来,赶忙起身相应。“夫人,你怎么亲自来给我送茶呢?”张月如放下茶盘。“龙姑娘叫我月如也好,叫我姐姐也好。叫夫人太生分了。”龙柔不知道张月如来此的目的是什么?她怕张月如来兴师问罪。但看这模样,只是单纯的来聊家常。“姐姐,刚刚餐桌上的话…我好像说错了。”张月如莞尔一笑,“嗨,那戏文里就是那样唱的。听的多了,自然就会说顺嘴。龙姑娘要是喜欢看戏,改日里我陪你去东夷戏楼,那里面有很多好听的戏曲呐!”“哦?还有这样的好去处?”“那可不。我们东夷府好玩的东西多得很,你一定会喜欢上这里的。”送走张月如,龙柔躺在船上左右睡不着觉。睡不着觉的还有贾氏。她盼望着能留在东夷府,又盼望着卢俊义能早点回来。“官人,这龙姑娘可不是一般人。你可千万别把她当普通侍卫对待。”张月如给潘小安宽衣。“娘子,你是发现什么了吗?”张月如按住潘小安的怪手,“龙姑娘对当今皇上,皇后都不太尊敬。说起宫里的事情,她件件都懂,这可不是普通侍卫能知道的。”潘小安也早发现龙柔有问题。“我家娘子只是心细如丝,心胸如山…”张月如羞红了脸,“官人你就会乱用词语,看我不咬你…”一夜春风拂,巨龙高抬头。东夷府的各府县衙门口都有黄豆摊。这些炒黄豆,是府衙给东夷府百姓的二月二福利。黄豆用盐水浸泡后晾干,再用铁锅翻炒。黄豆摊旁立有告示牌,发黄豆的人还在那里给百姓讲解。
“炒黄豆好吃,但是不能多吃。吃多了会胀气。再有就是,吃黄豆口渴,切记不可以喝凉水。若真是吃多了黄豆,喝多了凉水也不用怕,蹲厕所的时候,记得带上土坷垃。”排队领取黄豆的百姓都哈哈大笑起来。他们知道,黄豆遇上凉水,就好比黄河之水天上来,气势汹汹,磅礴奔涌。东夷府的百姓,现在对府衙的认同度越来越高。这里的城门守卫,只是守护城门。他们不会要税银,也不会随意盘查百姓。这里的商贩可以自由经营。对于有创造性发明的商户和个体,对于用人多的商户和个体,官府还有奖励。念不起私塾的家庭,府衙有兴办的技校,在这里可以学习农业,商业还有工业。便是那些流浪汉,府衙在远离城区的地方,还设有粥棚。起先,粥棚外有很多来吃白食的人。他们只是想为家里省点口粮。但慢慢的,人越来越少。很多百姓发现,与其在这里排队等着吃一碗白饭,还不如去到农垦厂做一天的工。在那里不但有铜钱拿,还有肉包子吃。再后来,往粥棚里送粮食的人多了起来。或者一把小米,或者一块炊饼。他们响应府衙的积德行善令。乐施一粒米,善聚千钟粟。别去和懒惰,不思进取的人计较。积德行善是为了以后更好的自己。潘小安对这个世界,始终心怀善意。他以小农民最朴素的思想,理解这个世界。“每个人都单纯一点,宽容一点。一人带一家,一家带亲朋,如此若干年以后,这个社会的风气也许会改变。人们对于“士,财“的追求也许会改变。归根结底,人生活的意义是享受它。所以工具的发明,应该本着让人们更轻松,更省力的宗旨去做。为了提高东夷府百姓的认识,潘小安还专门召集落魄文人去教百姓识文断字。很多文人放不下架子,但有一些文人则做出了积极响应。每村出一个祠堂,村民每十天要去一次。这是潘小安对识字班的强硬规定。为了贯彻这条规定,他每隔五天就会随机抽取一个祠堂去上课。县郡的各知县,佐贰官,也要每月执勤三次。如此百日。东夷府内的学习风气大涨。便是普通百姓,也会识上几个字,吟上几句诗。东夷府的情况,其他州府比拟不了。因为在东夷府,潘小安可以一言贯彻。他可以按照自己的心意与设想去治理。东夷府偏居海边,人口不多。靠海的人思想总比内陆的人活泛一些。他们对于新鲜的事物,接受的程度会更高一些。“钦赐皇家御制东夷烟火”正式挂牌成立。李白毛做的烟花确实很响很漂亮。潘小安在烟火厂门前摆了三十六枚烟火弹。徽宗皇帝亲手写的牌匾用红绸蒙上,挂在厂门口。当然,这是找了能工巧匠按照比例复刻之后,做成的牌匾。潘小安还请了戏班子,还请了撒花童,还请了府县郡的主官。反正要多高调,就弄的有多高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