张月如她们女眷在后院开席。她比潘小安要轻松一些。陪在她身边的都是些奶奶,姑姑,婶婶,嫂嫂,弟弟,妹妹,侄子侄女啥的。她只需把礼物往外一拿。这个给一份,那个给一份,这些人便都高兴起来。张月如在街上买的那些食物,布匹,潘小安都给她留在了安王府。“月如,你信不信,你家的族人,吃的用的,比咱们都要好。”张月如不信。“官人,你别乱说。我家族人可没有过上,奢侈浮华的生活。逢年过节,我给她们带的礼物,她们都很喜欢。”张月如还是太过天真。“我不和你争辩。你见了就知道。”潘小安又重新给她准备了礼物。张月如发礼物时,还仔细看了看众人的脸。她们收到外国货时,明显高兴很多。张月如心里有点不得劲。“原来,她们真的更喜欢外国东西。”等到吃饭时,张月如又看到,这些平辈人,吃饭时明显讲究起来。她们不再像以往一样,争抢肘子,鸡腿。她们更愿意吃点海里的东西。而那些小孩子,则更加过分。前几年还被肉馋哭的孩子,现在竟把好好的鸡腿,扔给了小狗。孩子们更加挑食。很多菜,都是吃两口。白面馒头,肉包子,他们竟然连看都不看一眼。“家里的孩子,都变得这么肥了吗?这才过了几天好日子?”张月如心里震惊。她的胃口,也变得差了许多。她回过头,打量家人们的衣服。她们外面穿的是布衣,但里面明显穿的是丝绸。张月如这才明白,潘小安说的话是对的。“官人啥都知道。他照顾我的面子,说的还是太含蓄了。”张月如草草吃了几口。“我身体疲累,要去休息一会。今日的宴会,便到这里吧。”张月如回到自己的小院,心里五味杂陈。她看着这个院落,院子不大,装饰的却极为奢华。隆冬季节,院子里竟然还有花开。“不晓得,这些花,要花多少银子?”她回到屋子。屋子里也是摆着精美的家具,墙上还挂着名人字画。“竟然也高雅起来。”张月如摇摇头。屋内温暖如春,却不见炉子。“这比我们王府,还暖和啊。”檀木床上,锦被松软。“唉”张月如无言。“不知道官人,见此情况,会作何感想?”“来点饭食吧。”潘小安说道。众人终于松了一口气。这是鲁地酒桌上的暗语。一旦客人要吃饭了。这就说明,他喝好了。客人喝好了,再吃上饭。这一餐,便算是圆满结束。主食是饺子。张家人都知道,潘小安喜欢吃饺子。一盘饺子二十来个。潘小安拿起公筷,分给众人吃。他们就高兴的合不拢嘴。“这饺子吃的香啊。这可是安王赐的饺子。”潘小安吃完饺子一抹嘴,“我吃好了,你们随意。”众人便都放下筷子。宴会就此结束。潘小安没有在喝茶。他被这些繁文缛节,弄的脑子晕乎乎的。“官人,你回来了?”张月如从床上起来。她帮潘小安褪去披风。
“你躺着吧。我这一身凉气,别冻着你。”“你喝酒了?”“不喝能行吗?”张月如抱怨着说道:“爹爹他们也真是的。怎么可以灌你酒?”“无酒不成宴,总要喝一点的。”张月如给潘小安倒一杯热茶,“我知你平日并不饮酒。你可吃好了?”潘小安拍拍肚皮,“一桌子丰盛菜肴,如何吃不好?”张月如脸一热,“我家太奢侈了些。”潘小安捧起张月如的红脸蛋,“别多心,我没有其他意思。”“官人,我家里确实富起来了。”“这个正常。吃点好的,穿点好的,都是人之常情。只要不出去,仗势欺人就好。”“这他们倒是不敢…”张月如没有底气说这句话,“我会告诫他们的。”“别太紧张。”潘小安安慰,“我没有怪罪你的意思。”张月如腻在潘小安怀里,“你总是能看透我心里所想。什么都瞒不过你。”潘小安嘿嘿一笑,“我有火眼金睛”“你又不是孙猴子。”“那我是谁?”“你最多只是个猪八戒。”张月如自己把自己逗笑了。“猪八戒啊?嗯嗯,也不错。至少,猪八戒可以抱媳妇。”两个人打闹起来。张家后生,戴着狗皮帽子,穿着皮衣守在小院门口。他们要保护好潘小安的安全。这是他们家族兴旺的根源。在他们心里,潘小安啥都好。唯一不好的是没有排面。哪个王爷出行,不都是几千几百人敲锣打鼓护送?再有就是,潘小安都当了王爷,张月如都当了王妃。怎么对张家的封赏,既没有银钱,也没有官职呢?难道不应该封张老汉一个侯爷啥的吗?毕竟他可是当朝的国丈啊。莫不是安王忘了?潘小安当然没有忘。他是不会封赏亲人的。不但他自己的不封赏,连带着他的部下,也不封赏。谁的功劳,就是谁的。至少明面上是这样的。封赏这许多无用之人,徒增百姓负担。百姓的日子,可没有富足到,一日三餐有酒有肉。潘小安在白日的宴席里,就看出张家人肚子里不缺油水。先不说,一个个变胖了很多。就是吃饭时,只吃菜不吃肉这一条,就知道他们不缺肉吃。除了天然素食者。哪个百姓不馋肉?所以啊,真的还需要封赏他们吗?便是这一份关系,足够他们富足一代了。他们做过什么贡献吗?潘小安不理解古人。他也不理解,很多这种类似的现象。“官人,你有心事?”张月如有点后悔。她觉得不该让潘小安来家里。“没有心事”潘小安揽过张月如。“刚刚只是想到一个有趣的问题而已。”“哦?”张月如好奇,“你说我听听,看是怎么个有趣法?”“月如,你说一个人有多少银子才算富?”“官人,这就是你说的有趣问题吗?”张月如认真思考起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