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墨雨书阁>时空穿越>国策> 第六章 会错意
阅读设置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X

第六章 会错意(2 / 2)

“中华儿女,誓死保钓!中华儿女,誓死保钓……”

船上的年轻人跟着喊叫了起来,连那几名水手也受到感染,跟着大家一同喊叫了起来

“大家戴上红色飘带,让空军同志知道我们誓死保钓的决心!”

在中年人的号召下,十几个年轻人将早就准备好的,绘有国旗图案的红色飘带束在了额头上还有两名年轻人冲到船头,挥舞起了艳红的国旗

波光粼粼的大海上,小小的渔船雄赳赳、气昂昂的驶向一百多海里外的钓鱼岛

天空中,海上巡逻机往返盘旋,不断用高音喇叭“鼓舞”渔船上的“保钓义士”

数千千米外,元首府内

休息两个多小时,纪佑国的精神好了许多,庞兴龙也在九点三十分准时赶到

听完庞兴龙的介绍,纪佑国的眉头紧紧的锁到了一起

作为国务院总理,庞兴龙最清楚共和国的国内情况按照庞兴龙的说法,历经近六年的改革,产业结构调整进入到关键时期,很多问题与不足都暴露了出来问题主要集中在法制与管理体制上,不足则主要集中在基础设施上

与轰轰烈烈的改革相比,共和国的法制建设严重滞后

任何好的社会体制都离不开完善的法律制度,随着改革速度加快,立法不足的问题日益明显拿纪佑国推行的“国退民进”政策来讲,因为欠缺相关立法,很多政策从中央下达到地方后,要么变了味、要么没有得到落实,改革政策的效果大打折扣,甚至导致“地方保护主义”盛行

“国退民进”的核心思想是淡化政府在经济活动中的作用,将政府从参与者变为服务者,由“大政府”转变成“小政府”,经济建设由民间力量推动,全面推动市场化改革,降低国有企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

这一改革措施动了许多人的“蛋糕”,在推广实施的过程中遇到了很大的阻力

因为欠缺相关法律,所以政府、特别是地方政府的权限没有得到约束纪佑国敢于大力推行“国退民进”的改革政策,主要是通过军事改革以及在印巴冲突中树立起来的威望,获得了军队的全力支持个人威望无法取代法律在社会规则中的地位,如果没有配套的法律体系,没有建立起合适的管理体制,改革将难以为继

基础设施的落后也是深化改革的瓶颈

前五年,产业改革的重点是推进生产生活的电动化,包括用电动汽车取代...-->>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

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moxiangge.cc。手机版:https://m.moxiangge.cc

', '>')

上一页 目录 +书签 下一章

翻一页 目录 +书签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