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墨雨书阁>时空穿越>国策> 第十六章 海军革命
阅读设置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X

第十六章 海军革命(2 / 2)

2014年,英常徽在提交给纪佑国的《海军远景发展规划报告》中明确提到,共和国应该在适当的时候建造排水量在7万吨以上,载机数量超过75架的大型攻击航母。

这份报告让英常徽成为了“共和国的马汉”。

纪佑国在同年批准了新式航母的前期研究与设计工作,只是没有批准建造计划。

虽然通过分析从俄罗斯购买地“瓦良格”号,设计与建造“共和国”号,培养出了一大批具有航母设计经验的设计师与工程师,但是在当时地情况下,共和国既没有需要,也没有能力建造大型攻击航母。

直到2015年底,第四次印巴战争结束之后,纪佑国才批准为建造大型航母做准备。

这次,发挥关键作用的仍然是英常徽。

远征印度洋地特混舰队在实战中暴露出太多的问题,原因无二,没有航母——特别是能够确保制空权地大型航母——特混舰队的作战行动受到严重影响。

当时,特混舰队一直在岸基战斗机的掩护范围内活动,无法深入远海。

对付印度西部舰队的战斗中,担任主攻任务的海军航空兵的重型战斗机不得不飞行数千千米,前后三次空中加油,仅动员的加油机就有12架之多,对同时展开的空中打击行动产生了很大影响。

作为主要制海力量的特混舰队不但没有成为主攻力量,还扮演了“被保护者”的角色。

如果有一艘攻击航母,结果将完全不同。

对付印度海军尚且如此,对付更强大的敌人,结果会怎么样?

这份由英常徽牵头,由海军上百名在役与退役将领联合发起,名为《共和国未来海军》的报告直接催生了共和国的第二级航母,也是共和国第一级大型攻击航母。

纪佑国在此时批准大型攻击航母的研制工作,也不仅仅因为一份军方的报告。

从国力上讲,随着全球金融危机结束,产业结构调整初显成效,共和国经济再次步入快车道,有...-->>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

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moxiangge.cc。手机版:https://m.moxiangge.cc

', '>')

上一页 目录 +书签 下一章

翻一页 目录 +书签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