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果有人骗了他,他不是那种无法发声的人,他能让骗他的人身败名裂,加上他的年纪让他经历了很多的事情,他觉得自己已经臻于完美。
这种说法有点夸张,不过也是他在这之前的心态,没有谁能骗到他,直到林奇的出现。
在签订合同之前,他还没有这种感觉,毕竟一年多两年前,他才让林奇吃了一个闷亏,在他看来无论外界如何给予这个年轻人如何出色的评价,他其实也就那样!
现在不同了,他甚至都不知道林奇到底打算搞什么,又怎么去应对?
房间里的人们都露出了一种悲愤又无奈的表情,愤怒的是有人把他们丢进了圈套中,无奈的是他们到现在都不知道这个圈套到底是如何工作的。
过了一会,赫伯斯先生叹了一口气,从思考中回过神来,“最近有没有什么大新闻?”
“大新闻?”一名年轻一些的先生喃喃的重复了一句,说他年轻,其实也有四十来岁了,他想了片刻后一直摇着头,“没有什么新闻,你知道,现在的记者已经不像是以前的记者那样能够如实的报道新闻,他们只想吸引人们的眼球!”
这也是商业化社会自然发展的趋势,一切都以商业价值为核心,只有吸引了人们的眼球才能产生有效价值,记者们才能赚到钱,报社才能赚到钱。
这也导致了一种疲劳,不管是大事情还是小事情都按照大事情来写,像是什么《人类即将走向灭亡》,实际上讨论的只是一些社会现象,但它的标题足够唬人,就一定能让人出钱买一份报纸,或者一份杂志。
在这种全靠标题唬人的报道风潮中,人们已经很难新闻标题去判断一篇新闻的有效价值。
人的精力是有限的,不可能看完所有的报道,结果就是看了一堆垃圾新闻,然后一无所获。
“除了一些人习惯性的和主流唱反调之外,我不知道还有什么新闻能和我们的生意牵扯在一起。”
“反调?”赫伯斯先生敏锐的捕捉到了这位先生话里的一个关键词,“什么反调?”
年轻的先生愣了一下,皱着眉头整理了一下思路,然后才缓缓的说道,“最近一些国际调查机构,很小的那种,发出了针对加利尔货币的危险警告,他们认为纳加利尔目前的工业和经济支撑不起加利尔的汇率,加利尔很快就会暴跌。”
说着年轻的先生还不断的补充道,“其实这种新闻从加利尔刚刚开始升值的时候就已经有了,一直到现在都没有停过,这些小的调查机构总是会报道一些这样反潮流的新闻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