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过去有“吹蜡人”,那么现在,就有“电工”。
“电工”代指的就是杀手,其实法官自己很清楚这些内容,但他需要保安部部长亲自解说出来。
说给陪审团听,说给旁听席上的人听,说给其他所有人去听!
在人们不断发出的惊呼声中,法官打断了一下,“最后一段对话中提到了‘便条’,那是什么?”
此时检察长站了起来,“法官大人,这是我们今天要出示的第二份证据……”
随着工作人员将证据交给法官后,证据的复件,也被展示出来。
一张记录了一些数字的小纸条,只有手指粗细,上面有一组数字。
同时还有一份附带的东西,一份报纸。
“这张便条上的数字的前四个数字,指的是今年发行的《联邦日报》的刊载号。”
“这里记录的是八月十三日发行的报纸。”
“后面的四个数字是指第几版,第几个内容。”
“最后一串数字,是指从这篇报道的内容的第几行第几个词开始,以及到什么地方结束。”
“从这里我们可以清楚的找到我已经标记好的内容,它指向了八月十三日发行的《联邦日报》第三版。”
“《反垄断法修正草案征集社会信息》这篇报道中第二行第三个词,截止也是这个词。”
“而这个词就是……”
“特鲁曼!”
法庭内瞬间哗然!
一些旁听的民众甚至都忍不住站了起来!
这些人居然如此正大光明的讨论如何杀掉总统,这让那些底层民众们很难接受,虽然他们忘记特鲁曼先生已经快一年了。
但他们依旧被愤怒或恐惧支配的站了起来。
反倒是那些上流社会的先生们,只是冷漠的看着这一切的发生!
第2180章
大法官认真的看着这些东西,老实说,他认为这些是真的。
但问题是,这些东西作为证据还是有些薄弱了。
就像暗语不适合用于定罪一样,这张纸条和报纸也不能够作为直接有效的关键证据。
如果下达指令的人非要说他随便写了一串没有意义的数字,那么法庭最有可能的还是采纳他们的说法。
不能因为没有任何明确指向意义的数字,就说这是某种关键证据。
哪怕它的确作出了人们想要的结果,但万一是巧合呢?
疑罪从无是联邦的司法精神,有时候它照顾了很多弱势群体,但有时候也会保护一些罪犯。
可比起它对弱势群体的保护,哪怕有一点缺点,似乎也不是无法接受!法官把东西放下,示意检察官继续出示证据或者询问被告兼证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