他们紧接下来要做的,就是将更多的物资储备到西山之中,利用乌敕砦等现有的胡族坞砦进行更多的军事部署。
接下来他们的意图是不可能瞒过明眼人的,所以他这时候也再无须对解忠进行隐瞒了。
甚至接下来他们还希望解忠在西山南面的广武砦多做些准备,以及为他们从岚谷县境内输运物资,提供一些便利。
他们往后要绕开太原、岢岚、宁武一线,从岚谷县翻越管涔山西麓的坡谷,进入府州、麟州境内,走关中北部的险狭峡道输运人手及物资,虽然道路要曲折许多,却也是新的选择……
第一百三十八章 乌敕氏
“解军使,我是叫猪油糊住心跟眼睛,听信莫突顿利的教唆才去冒犯朔州,此时肠子早已悔青,但有什么事情能让乌敕扈稍赎大罪,还请解军侯吩咐……”
乌敕部(氏)的族长乌敕扈年逾六旬,瘦削老脸似是戈壁滩上风干千年的白杨,身材却异常的高大,即便是一屁股坐在东栅寨的战棚泥地上,却犹像半截铁塔矗在那里,泗涕横流的朝解忠诉苦。
乌敕砦距离朔州、岚谷都近,走峡道二十里经猴儿坞出西山,便是东西绵延二百余里的恢河河谷,而往南走峡道三十余里,则是岚州岚谷县境最重要的边砦广武砦——广武砦左右乃是管涔山与西山之间数十里绵延的草城川。
广武砦左右皆筑边墙,夯土覆石高仅六七尺的边墙往东沿着管涔山北麓的丘山,直接与管涔山东北麓的阳口砦接上;往西北方向,则延伸到府州北部最重要的边塞偏头砦——偏头砦也是与宁武、雁门并称三塞之一的偏头关。
越燕两国钦定的西线互市榷场,一在雁门,一在宁武。
在过去一百多年间,两国官方约定互市的商货,都主要在这两个地方过行交易,但官方榷场有太多的限制,燕越两国一直以来也都严格控制对方紧缺的商货出境,这必然促使走私通道的形成。
在西翼,再也找不到比乌敕砦这条更好的走私通道,乌敕砦甚至都不需要直接参与走私,凭借有利的地形,都可以坐收其利。
当然,前提条件是要买通燕越两国在岚谷及朔州的驻军。
因此即便相属两国,但并没有妨碍到乌敕扈、解忠这些地头蛇式的人物早就相识。
乌敕扈诉过衷情后,见解忠、徐怀、徐武碛等人坐长案后沉默不语,又从油腻的裘衣里取出三只锦囊,先将两只锦囊分别递到解忠、徐怀案前,将另一只锦囊拿起手里,挤眉弄眼的说道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