真的就只差那么一点点。
如果不是他在宣适家这么久费德克都没有来拜会过。
如果不是费德克“刚好”把事务所开到宣适家旁边。
聂广义说不定真的还会继续相信下去。
聂广义很认真地鼓起了掌。
为费德克的演技,也为自己曾经的用人不疑。
有费德克这样的“珠玉”在前,梦心之紧随其后的实事求是,就没有那么扎心了。
梦心之把自己画的极光之意演变史拿了出来。
从那幅比印象派还要抽象的【极光之源】开始,一张张地展示。
她手上每展示一张,背后的演示文稿也会跟着变化,开根号小姐署名底下的创作日期就会被放大了出现在巨型屏幕上。
清晰而又直接。
简单而又明了。
第192章 终极真相
梦心之穿了一身正装。
是非常青春的曼巴绿。
这种过于鲜亮的颜色,非常挑剔穿衣人的皮肤。
稍有不慎,就会穿出一身的土气。
梦心之婀娜的身姿和如牛奶般的肌肤,硬生生地把正装穿出了礼服的既视感。
尤其是她举手投足间的那个气质。
假如,只是假如啊。
假如梦心之不是来把他钉到抄袭的耻辱柱上的,聂广义绝对有一种直接上去求婚的冲动。
都说天才和神经病,只有一线之隔。
此刻的聂广义,对这个说法算是深信不疑了。
这个世界,除了他这样的神经病,还有谁会想到在自己身败名裂的现场,和一个根本就对自己没有意思的人求婚?
聂广义对闪现在自己脑海里的想法表示惊讶。
与此同时,他也对梦心之的意大利语水平表示惊讶。
之前是谁说不会意大利语来着?
算了吧,搞清楚这么些细枝末节的事情,还有什么意义?
梦心之一口地道的意大利语,倒是让费德克事先找好的精通中英双语的意大利翻译,直接在台上失业。
随着演示文稿的更新,梦心之“设计”的极光之意,从模糊到清晰,一幕幕地展现在发布会的现场。第一幅和第二幅,中间间隔了四个月。
要说起来,这四个月,梦心之画风的变化,确实是最大的。
从印象派,回归到文艺复兴最精华的写实主义。
第一张虽然也叫做画,实际就是一些色块,比印象派还要印象派。
到了第二张画,只要稍微倒推一下,就能明白梦心之想要画的是极光之意,只是在画技上还非常不纯熟。
单单一个演变史,还不足以把聂广义给钉在耻辱柱上。
如果梦心之的“设计”,从来没有对外展出过。
如果聂广义从来都没有机会接触到梦心之的“作品”。
那就也有极小极小的可能,是单纯的一种巧合。
会让聂广义被质疑,却不会直接被拍死。
从古至今,被质疑的人多了去了。
但凡是天才,就免不了被质疑的命运。
哪怕是在全球范围内,广受认可的天才达•芬奇,也一样逃不过这样的宿命。
在质疑达•芬奇的声音里,首当其中的,是来自英国人加文•孟席斯。
加文•孟席斯曾经因为主张中国人比哥伦布早了70年发现美洲大陆而备受关注。
他出版了一本书,翻译过来,叫做《1434:一支庞大的中国舰队抵达意大利并点燃文艺复兴之火》。
加文•孟席斯在这本书里面主张,中国特使的舰队在1434年抵达佛罗伦萨,把当时西方世界根本就还没有的世界地图、天体图,和诸多描述中国古代科技的典籍,交给了尤金四世,才引发了文艺复兴。
达•芬奇之所以能画下那么多、那么复杂的工程图、机械图和天体图,就是因为接触到了这些典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