潘凤对所有百姓都做出了承诺。同时,也将这个事儿交给了诸葛亮。要是饿死人了。那就是诸葛亮的事儿了。等到这场饥荒过后,他将会把诸葛亮给拉出来的处理掉。饿死人了。那就是诸葛亮办事儿不力。但……诸葛亮在主动接下这个事儿的时候。心里就应该想到了这个结果。既然,已经想到了这个结果。但他还是选择来接下来这个差事儿来。那么就说明了,诸葛亮的心里其实已经想好了。他这事儿要是办成了,那么,他有资格能够进入到九卿行列。危险和机遇永远对等的。有多危险,那么就有多大的机遇。潘凤继续去下一个地方巡视。而他将国库完全对诸葛亮开放了。他想要调动什么物资都行。接下来就要看诸葛亮该如何发挥了。反正……潘凤每去一个地方,就给了百姓们一个承诺。这也或许是能够让百姓们,带着一点儿希望的死去。“总比一直在绝望之中,绝望而死好吧!”……诸葛亮接下来这个差事儿之后。他立刻让各地太守,县令,将地方上的青壮年给全部集中上来。不能说是集中,应该说是雇佣。雇佣这些青壮年,每天都给他们发放钱粮,让他们离开本地。先清理洪水过后的残余,打通各条交通要道。去关中的路,去益州的路,去江东,扬州的路,全部都得连通起来。所有人都在往外走。一方面是为了保护这些青壮年,若是发生了是疫病,他已经将这些青壮年都给隔绝开了。先死的也是那些老弱病残。一方面则是将各条要道打通,让粮食能够运进来。诸葛亮和孟获的关系还不错。南中四郡里的粮食,正往外送到益州受灾的各地。关中的粮食,前去救援荆州。幽州的粮食,救援河东河内等地。……江东扬州有不少的地方也被淹了。诸葛亮还让人送了一点儿粮食去江东扬州受灾的地区。兖州受灾地区,诸葛亮也派出了人手去救援。这些都是魏国的地方。诸葛亮也并不完全是出于好心。就是为了先打好关系。等到以后借粮时方便。现在,潘凤还没称帝呢。大家都是大汉的子民。既然,大家都是大汉的子民,那么就应该相互帮助。我帮助了你的之后,以后,你肯定是得帮助我的啊。目前,青州还有粮食,要运送过来的话。就需要的通过魏国地盘。魏国也害怕青州会以运粮为借口,悄悄在里面藏人了,实际上是想要偷摸攻城。魏国的乐安,济北,平原郡这些地方都被淹了。从东莱运送出来的粮食……正好也能够救济一下本地灾民。他们现在可是在实打实的做好事儿。同时,也让一些粮食,能够通过魏国地盘,流入到颍川郡来。诸葛亮开始从各地征税,这个时候是紧急进入到了战时状态。只要是没被水淹的地方,全部都收重税。
他相信这地方肯定有不少大户,藏着钱、粮的。他们看着其他地方受灾,心里也定然是会有所怜悯。可想要让他们拿钱粮出去救灾,当然是不可能的。事不关己,高高挂起。可现在诸葛亮就让他们关己一下。重税落下之后,定然会有人很不服。诸葛亮也必须让这些人自愿交税,他从灾区各地征调来了一些青壮年来作税官。就让他们亲自去征税。征得上来多少,他们就能救多少人。本地的将军,也可帮助征税,必要的时候可出动军队镇压。而太守则是要去帮助那些被征税的。有人做坏人,那么就得有人来做好人啊。让太守去盯着那些收税的人,给人留一条活路,不要因为去救别人,而把自己给逼死了。同时,诸葛亮一直在紧握着手中的国库,还有各个地方的粮仓,这些粮仓是最后底牌。不到关键的时候,这些底牌是不能亮出去的。诸葛亮调动本地百姓的那些人,也是让所有人都能有一个参与感。征税的人,会觉得是他们征税没征收上来,这才造成了家人的死亡,他要是在努力一点儿,就能够少死一点儿人了。那些在外开路的人,他们会觉得,粮食就在他们的对面。他们只要是在努力一点儿,疏通了要道,那么粮食就能够过来了。当然。这也可以说是是诸葛亮在推卸责任。等这场灾害过去之后,怎么也得饿死上百万人。这么重的罪。诸葛亮一个人可顶不住的。他必须得将责任给分摊出去,只要能够分摊到每个人的头上去。那么大罪就变成小罪了啊。原本不可承受的事儿。也变成可以承受了。诸葛亮坐在了府衙里,各自已经传来不少斥责诸葛亮的声音。荀攸的老家也遭灾了。他都亲自来找了诸葛亮,想要让诸葛亮稍微抬抬手,帮帮忙。诸葛亮说:“颍川满地都是地主土豪。”“饿不死的。”这可真把荀攸给气得够呛。荀攸拿起手杖,就想往诸葛亮的头上敲去。诸葛亮倒是不慌不忙的说道:“若是荀大人打了,能让荀大人心里好受点儿,那就尽管打好了。”“吾要救的不是一亭,一镇,一县,一城,一郡,一州……”“吾要救的是整个天下!”“天下在前,我总得放弃掉一些人。”“荀大人能够告诉我。”“我该放弃谁,而又留下谁吗?”这一问。是把荀攸也问得哑口无言了。荀攸说:“吾把自己的粮食运回老家没问题的吧!”诸葛亮说:“当然没问题。”“吾正在鼓舞风城中的官员,富商,伸出援手去救灾呢。”“风城里的富商有的是啊。”“但有钱的官员……”“确实是不多。”“能有荀大人这种德高望重的官员站出来。”“当然也会有更多的人,愿意伸出援手。”“咳咳。”荀攸咳嗽着,他不去和诸葛亮计较了。每个人都是自私的。每个人都是有私心的。等到荀攸走了之后。诸葛亮的嘴里微微呢喃着,“这场灾难才刚刚开始呢。”“水灾过后,还有瘟疫,旱灾,蝗灾,等到冬天又不知道得冻死多少人。”“开春之后,还得再饿大半年,才能等到粮食成熟。”“饿,饿,饿……”“饿到什么时候才个头啊!”“太难了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