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83章29-31章:我们的目标!(共三章)
高怀钧此次匆忙要上B级车,而不是等待到6年以后,也就是15年电池技术和汽车配套完善以后再上汽车。
是有其深思熟虑的考量。
核心原因还是在于,高瓴科技,这样一家有着4年历史的电子科技公司。
并不像后世的中为一样,除了消费品市场以外,还有着还在急剧扩张的企业业务以及发家的ICT业务!
从某种程度来说,虽然高怀钧用了mate系列这个名称,但实际上,高瓴科技更偏向于是一家优化版的小米。
只是相比较于小米,在芯片领域的初步研发,更强一些而已!
这样的一家公司,底子还是太薄了。
并且,不算ICT板块,电子科技领域,受到信息产业配套的影响,实在是太大了!
在09年,华国居民的平均收入水平并不高,4G和5G的建设还在进行之中,相关的APP生态,还不够健全,电子科技的发展浪潮,并没有来临。
穿越者并不是万能的,这些大的配套,没有个上万亿的投入,是完全不现实的。
这些生态配套,包括高怀钧前世非常火热的EUV光刻机,靠着高怀钧这几十个亿的资金,是完全不可能建立起来的。
但是,如果高瓴科技不像下游扩张,而是横向发展
你让这家公司,去对抗实力已经非常强的中为的ICT业务,以及阿尔卡特朗讯这样的成熟公司。
那完全就无法发挥,高怀钧具有穿越信息差的核心优势。
所以,为了发挥高瓴科技在电子科技技术方面的优势,为凌霄科技的新车研发赋能,全力构建高瓴集团的技术护城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