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设置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X

第17章 买地(1 / 1)

一路上,去岭上种地的都已经回来了。有骑着电车的,有开着小车、货车的,还有牛拉着车的,也有扛着锄头走路的。天上星星已显。这个时候长宁突然想起一句诗,带月荷锄归。一路上,不管遇见谁,不论认识与不认识,都在互相问好。长宁一路上打了很多招呼,也收到许多,“阿宁回来啦!”乡亲们只要不过分八卦的时候还是很可爱的。没走多久就看到妈妈走回来。上前挽着妈妈的手。踏着星光回家。回到家,大家都回到,正好可以吃饭。院子外面就已经闻到饭菜香。一家人坐齐,迫不及待动筷子。实在是太可口。鸡肉炖蘑菇,烤鸭,烧鸭切片裹在在面皮里,加上特有的酱和黄瓜,蒜蓉炒上一碟生菜,凉拌黄瓜丝黄豆芽。鲜美又清爽。吃完一家人迅速收拾好餐桌,厨房。然后搬上各自的躺椅,到院子里聊天,乘凉。扇子一扇,风徐徐而来。大家说着,自己这周遇到的快乐或者难过的人或事。互相分享乐事。对于难事,也提出各自的解决方式方法。最后妈妈说,她的闺蜜十八婶子可能要出国了。长宁很惊讶!看十八婶平时经常和妈妈一起喝奶茶,吃烧烤,还时不时出去玩拍照,挺快乐的。怎么就要出国。爸爸接过话茬,“你们十八叔也说了,他家三个儿子都在国外发展,没打算回国,所以要把他们接过去。”“他们最近打算卖掉挨近我们家旁边的两亩地呢,住宅用地,还带一个一亩大的池塘。”“是啊!最近好多人来看!不过不是本村的审核又通不过。他们也怕,都没成。”闺蜜虽然要出国,妈妈也难受,但是还是觉得在家人身边好。“出国好点,有儿子在身边,要是生病了,身边也有个人。不然就像隔壁村那个晓辉叔一样。”“年纪大了,在家里摔倒,自己打的120,他也没个亲戚在身边,儿子女儿都在国外,别的亲戚都去城里住了,也不想麻烦别人。”“做个小手术也没人签字,去医院交钱买药还得颤巍巍地拄着拐杖慢慢挪着过去,又不会用手机付款,满头白发,佝偻着身体,面对现代化的科技一脸茫然,无措,在那里眼泪都流出来了也不知道。还是人家医生都看不下去了,叫了人陪他,医院的领导还打电话给他们村委,骂了一顿。打电话给一自己家孩子,电话都没人接。接了也说忙,回不来,只是打钱。可怜哦。”
爸爸也有点伤感。“不过还好,他们村的书记让人去把他接回来,不然他都不知道怎么回来。”可能年龄大了,看不得这种事,大家一时都有些沉默。“爸妈,大哥,二哥你们说,我把那块地买下来怎么样?”“啊?”爸爸很疑惑,“家里住着不好吗?是不是有人说了什么?”爸爸狠狠瞪了两兄弟一眼,一天天的还让人操心,话都不会说,“别怕只要有爸妈在,这里就永远是你的家。”“爸!冤枉啊!我哪里敢说阿宁!”长安耍宝。不怪徐世平冤枉,他的棋友阿宝家,大过年的家里的小孩还打了起来,就是为了房子的事。大女儿回家过年,小儿子看不顺眼,直接叫她滚,结婚了还回娘家住,这不是她家了。阿宝大过年好不容易下棋快赢了一局,结果都顾不上,连滚带爬飞回家去主持公道。他大女儿又打不赢,哭得可惨。以前经常回娘家,现在都不回了。“你们三个可不要这样,我只要还在这房子谁也不属于,就是我和你妈的!别想着要!”徐世平警告似得看着两儿子,生怕他们也变成这样。长乐长安很无奈,他们也不是那样的人。“爸爸,不是啦。”长宁赶紧阻止,不然哥哥们要挨揍了。“我这学期教完,不打算继续当老师了。这工资还不够一年油费,而且这新来的校长真的是太不做人。一来就定很多规矩,还直接砍掉我们的钱。以前考得好还有奖励,现在考得好就是你应该做的奉献,考不好就扣钱。”“我现在工资都要养不活自己,还受气,还倒贴,就算个铁饭碗也没意思。”长宁叹气,生活不易。“能不能直接转回家里这边当老师呀,乖宝可是好不容易考进去。到时候叫你爸爸哥哥帮忙活动活动下。”妈妈倒不是不赞同,就是觉得这铁饭碗挺难得的,不过也不愿意自己孩子遭罪。回家这边,大家都可以照顾得到,旁边就是小学初中高中都在,大家都是差不多一个地,谁还能为难谁,不被喷死。“你有什么想法?”大哥长乐开口。买地其实无所谓,但是建房子,他就不是很赞同,他和长安都在大城市奋斗,虽然大城市也就一个小时车程,为了工作方便,能走路上班,都在旁边买了房了。家里的房子给长宁都行。再建房子就浪费了。“你要是钱不够,我们凑凑。做事就是这样,开心就好好干,不开心有条件咱们也不受这个气。”长安看着自己的双胞胎妹妹,真的很担心,像个傻白甜一样,在外面估计没少受欺负,不然不会想着换工作。她还是很喜欢教书的。每次说起学生,眼睛都会发光,换工作又怕他不适应,比如他们医院那种卷死人的工作环境他是不舍得妹妹进去的。“有一件保密的事!我最近写文章赚钱啦!不用担心我工作的事,我在家写文心情好还能写得好一些,我也很喜欢写东西的。而且买了以后我打算打造成中式庭院,到时候还可以做做直播,教别人写小说!”“那块地我也很喜欢,以后都结婚,有小孩,家里不够住还可以住那边,挨得近,我就算结婚,爸妈也可以过来,别人欺负我也不敢。”大家想了下,也能接受。确实,利大于弊。“明天就去问问。”爸爸是个行动党,决定明天去问清楚。

上一章 目录 +书签 下一章

上一章 目录 +书签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