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墨雨书阁>>胎穿:被王爷爹捡走后> 第213章 唐守义反告
阅读设置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X

第213章 唐守义反告(1 / 1)

正如箫瑜安所言,唐家早已有所准备。搜查一开始,带队的朝官孟大人便将目标锁定在唐守义的书房,几名侍卫翻箱倒柜,里里外外搜了个遍。片刻后,一名侍卫满头大汗地上前禀报:“大人……未能查出任何可疑物。”孟大人脸色一沉,厉声质问:“你确定查清楚了?再搜一遍!”侍卫神情踌躇:“属下已尽全力……”“你们这些饭桶!”孟大人怒目而视,随即猛地一挥袖,“既然书房查不到,那就给我,搜全府!”此言一出,围观的官员与随行兵士皆露出异色。“这……唐府乃堂堂大将军府邸,内宅有女眷,若是强搜,只怕失礼……”一名年长随官低声劝道。“失礼?”孟大人冷笑一声,“若找不到证据,你我都没好下场,还管得着什么女眷不女眷?”他说得愈发激动,眼底的焦躁几乎压不住,“既然已经得罪了,就得罪到底!谁敢拦我,我便将他一并治罪!”此话落下,周围士兵虽有迟疑,但也不敢违令,脚步不由自主向唐府深处挪动。“不行!”这时,一道坚定的声音拦住了他们。说话的是唐青岚,尚且几分青涩的少年此刻却直挺挺站在众人面前,眼神中透着不容退让。“再前进一步,我便与他拼命!”众人一滞,侍卫们也不由停下了脚步。毕竟,他们心中也清楚,唐府不是寻常人家,若真闹出大事,恐怕后果难料。孟大人气得青筋直跳,正欲强令执行,忽然身后传来声音。“够了。”一道沉稳冷厉的声音从府外传来,众人循声望去,只见苏烈与一身着戎装将领,携禁军将领率人疾步而入。“孟大人,”苏烈冷冷开口,“既然你等查无实据,还要如何?掘地三尺不成?”“丞相大人,此事事关谋反,臣只是……”孟大人辩解。“是吗?”苏烈轻哼,话音未落,便有人高声道,“有人在藏东西!”唐清若一声呼叫,打破了僵局。众人齐齐回头,只见假山一侧,一名侍卫正鬼鬼祟祟地将一个包裹塞入石缝。“抓住他!”苏烈神色一凛,禁军当即行动,将那人擒住。包裹打开,竟赫然是一叠与云国私通的书信,众人倒吸一口凉气。“孟大人,你的人为何在唐府私藏‘证据’?”苏烈眼神如刃。“这……”孟大人嘴唇哆嗦,竟一时说不出话来。禁军趁势将他们一并控制,连同那名突然神情惨白的丁管事一同带走。丁管事心知大势已去,没有丝毫挣扎。其余府中下人本欲为他求情,却被将领拦下,冷声道:“此人为唐将军亲自点名要带回宫中问话。”于是,这场声势浩大的搜府,最终以一场反转收尾。百姓见状议论纷纷:“我就说嘛,唐将军怎会叛国!果然是被人陷害!”“哪有叛贼会把自己儿子送上战场拼命的?”听着这些话,唐清若心中一松,悄悄握紧了手指,低声祈祷:“这一次……一定要平安无事。”一旁的唐青岚还以为她是被吓着了,轻声安慰道:“姐姐别怕,坏人都被带走了,爹和大哥一定没事。”与此同时,箫瑜安接到箫珏的传信,“宫中将有大事发生,可要随爹前去?”箫瑜安抬头,望向宫门方向。
此时,宫中正殿唐守义神情淡然站于殿上,眉目间看不出任何慌张,早前的“震惊”与“愤怒”,如今已无影无踪。众臣对视几眼,也明白,唐将军早已料到此局。站在他对面的那名弹劾官员脸色愈发难看,不时暗中看向某处,显然正在思索应对之策。众人之后,苏常冷眼旁观,神色中满是嫌恶与不耐。殿门大开,苏烈带着禁军将领押人而入,丁管事一被带入,便立刻跪地叩首:“小人认罪!一切皆是受人胁迫!家人被下毒,他们逼我陷害唐将军……”他将幕后指使者的暗中胁迫、如何偷放“证据”、伪造书信等事一一坦白。而那名负责弹劾的官员与孟大人开始时死咬不认,直到唐青垣现身,将提前备好的证据一一呈上,二人这才神情崩溃、伏地请罪。这场蓄谋已久的陷害,终于宣告败北。“不知二位大人,为何要对我唐家如此痛下杀手?”唐守义声音不高,却字字沉稳,透着凌厉。这场针对唐家的围剿之势,若非最后时刻翻盘,几乎足以让唐门上下、三族皆覆灭。他这一问,众臣也纷纷侧目看向那两名被押的官员。他们皆是朝中实权人物,与唐家素无宿怨,甚至私下往来还算客气,如今却狠辣到连妇孺都不放过,怎能不令人心生疑窦?弹劾官员冷哼一声,强作镇定:“唐将军何出此言?不过是因政见不合、职权争执,哪来你说的痛下杀手?”另一人则干脆讥讽:“不过是你唐家骄横惯了,早有人看不顺眼。你以为是谁都得让你三分?”这话一出,殿中哗然。一些年轻官员低声私语:“就因为看不顺眼?所以要灭人满门?”“这……这哪是官员,分明是疯子!”显然,没人相信这只是“政见不合”那么简单。若非是心眼小、睚眦必报,那便只能是刻意遮掩,背后另有图谋。唐守义却轻笑一声,神色镇定地看向他们:“既然二位不愿说真话,那不如,由我来说。”他缓缓站出,神情肃然,朝龙椅前方恭敬拜下,声音如钟鸣般清晰传遍殿堂:“陛下,臣还有一事要奏,臣告小人徇私枉法,祸乱朝纲,颠倒黑白,残害忠良。”此言一出,大殿内瞬时寂静,落针可闻。被压着的两人脸色一僵,似有不祥预感,其余官员也低声议论,神情惊疑不定。唐守义不动声色,眼神冷然扫过全场,继续道:“一切的源头自两年前……”他话音一顿,语气更加低沉:“北城城主曾求助我,调查柳家镇人口失踪一案,因疑点重重,后来交由锦衣卫处理,但至今未能给出明确结论。事实上,此案牵扯颇深,当初真实的案件情况,我当时已暗中上奏陛下。”这番话一出,众人神色一变。柳家镇失踪案,彼时确有传闻,只是随后不了了之,现在听唐守义重提,才意识到那并未平息,而是被遮掩。“我不便公开真相,明面上全权交由锦衣卫处理,实际暗中也在调查,直到我循着一条线索,发现此案背后……竟牵涉朝中高官与金炎国秘密交易——贩卖百姓。”说到此处,他眼神如寒霜,“而正是此事,令他们起了杀意。”被押的二人脸色变得难看,短短数息竟无法反驳!他们没想到唐守义会选择说出来,毕竟此事复杂,在没有铁证前,一般不敢说出口,否则惹火上身。难道他已经有了铁证?那为何不早早揭露?莫非他是佯装,为的是让他们自乱阵脚?

上一章 目录 +书签 下一章

上一章 目录 +书签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