或许因为这些才华横溢的文士,后世对宋的印象至少不止那惨烈而耻辱的靖康之耻吧。
有人问苏轼,后世把他的后半生什么时候死都讲出来了,会感到害怕吗?
苏轼爽朗大笑:“这不是很好吗?知道自己的死期不是能更好的安排时间,安排自己要做的事情。
这才是真的不留遗憾啊!”
旁人听得直竖大拇指,苏轼不愧是后世人都推崇的文士!
嬴政叹了口气:寡人的大秦缺少这样的文士……
刘邦急忙问张良:“子房,我朝也没有这样的人才?”
“有啊。”
“谁?”
“我和萧何。”
刘邦大喜:“瞧我,我都忘了你们俩了!你们做的赋能不能流传到后世?”
“谁知道呢,或许太久远而遗失了。”
“那怎么行呢,明儿我就叫工匠过来把你们写的赋都刻在石头上,这样一定可以流传到后世。再说了,后世人不是喜欢临帖吗?你的隶书写得漂亮,你就辛苦一下为我们大汉的子孙后代留点东西吧。”
“……”怎么有点后悔?
刘彻看看卫青等人,算了:这些人只擅长打仗,写文章什么的另找他人吧。
三国时期。
刘备很奇怪,这个宋还是之前的宋吗?
怎么如此之多的能人,偏偏自己还是混得如此之惨?
这是为(本章未完,请翻页)
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wxzhimen.cc。手机版:https://m.wxzhimen.cc