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怎么会?麃公能征善战是为秦国勇士,攻取卷城一事还得劳烦麃公。”吕不韦面带笑容说话得体,让人寻不出错处。
“不过将军切莫忘记,不可斩首。”
江宁闻言眉心一跳,等等,麃公这种性格不是越提醒越能激起他的逆反心理吗?还是说……吕不韦就是想让麃公犯禁!
第37章 (一更)
在听到麃公的冷笑后, 江宁就知道完了。若是麃公之前还记得不斩首,被吕不韦一激定是要斩首的,而且会比以往更凶更残忍。
想着史书中描述的“麃公斩首三万, 刃卷犹不止”的场景, 江宁忍不住地打了个冷战。恐怕是把从吕不韦这得到了的怨气愤怒,全都撒到了卷城百姓身上。
不行, 她不能眼睁睁地看着这三万人遭受无妄之灾。她上辈子都能见义勇为, 没道理这辈子可以麻木不仁。
“王上。”王龁到没有急着离开, 声音略带疲惫,“麃公爱憎分明,如今已跟相邦交恶, 恐怕不会遵守相邦颁布的条例。”
“麃公不会是公私不分之人。”嬴政如此回答。
江宁了然,嬴政是默许吕不韦设计的。他大概只会觉得麃公会斩杀几名敌国守将罢了, 谁曾想麃公会把五万人口削减成两万。啊, 自己要怎么劝嬴政派人看着麃公?
“不过上将军与麃公共事多年, 想必比寡人了解得多。”嬴政话锋一转, “上将军以为谁为副将最为合适?”
王龁琢磨了一下人选, 建议:“不若蒙氏兄弟。”
蒙氏兄弟确实是个不错的选项,江宁琢磨,他们两个既是同为辅臣之子,又是嬴政的伴读, 两层身份下他们说的话, 麃公应该会听。就是不知道麃公脾气上来的话, 会不会听这两个晚辈的话。
显然嬴政也想到了这一点, 并未采纳王龁的建议, 而是提起了昌文君熊合。
王龁思索一番后赞道:“王上英明。”
嬴政笑了笑,说道:“天气不好, 将军要多注意身体。”
而江宁捏着下颌心道,熊合是楚外戚一员身份高贵,与麃公争执起来也不会落下风。确实是比蒙氏兄弟更合适。只是熊合会去拦着麃公吗?毕竟他现在也跟麃公是对立的。
一夜辗转反侧,导致江宁整个人迷迷糊糊的。但嬴政今天要去华阳宫问安,她不得不打起精神跟在左右,最好有意外发生的准备。恰好昌平君和昌文君前来拜见华阳太后,几人便聊了起来。
听着君臣二人的寒暄,江宁暗暗吐槽,说是巧合我看是早有预谋吧。
华阳太后道:“我听闻王上推选熊合为麃公副将,可有此事?”
“是的祖母,”嬴政解释道,“麃公为人刚直,容易好心办坏事。所以孙儿便选了昌文君代为监督,免得麃公生错。”
昌平君:“王上仁善顾念旧臣,乃我等之幸事。”
江宁暗暗地看了一眼昌平君,对方笑吟吟的,看不出什么情绪。她想平时说说没什么,但现在听来未免颇有挖苦之意。明明说好了要一起扳倒麃公,你现在心软做起了好人,合着恶人全是我们喽。
嬴政自然听得懂弦外之音,他道:“水渠需要民夫修渠,秦国农人还需农耕,修渠耽误农耕。若是攻下卷城,其精壮修渠,可缓解农事压力。”
在场人都是聪明人,很快就明白了嬴政的意思是,是要对麃公动手,但是不能让其乱杀,人口乃重中之重。
华阳太后打圆场:“王上深思熟虑,实乃大秦之福。熊启熊合你要尽兴为王上分忧。”
昌平君和昌文君纷纷行礼。
直到走出华阳宫,江宁才反应过来,自己的担心完全是多余的。想到自己辗转反侧没睡好,她不由地生出一股郁闷之情。啧,感情是自作多情了。
忽然他感觉到有东西飞了过来,抬眼一看,一个盒子飞了过来。她连忙伸手去接,差点让盒子落在了地上。